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映丹心。在学校举行的“浙财大感谢您”2024年退休教职工荣休仪式上,我院邱风教授代表荣休教职工发言,他的发言饱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校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邱风教授在荣休仪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魏校长,程书记,王校长,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够代表2024年退休教师发言。很惭愧,也很激动。岁月悠悠,划过广阔的天宇,见冬去又春来,春去又复秋,寒来暑往,属龙的我们于龙年步入了退休行列。回顾以往,不胜唏嘘,不胜感慨。
我本樗栎之材,忝列经筵二十余载,今“解绶归田”,可以“做个闲人,对一壶酒,一张琴,一溪云”。然临别之际,确有不舍。人虽退休,还没退群,看到学院在不断地布置各种任务,谋发展大计,就庆幸“没我啥事了”,也纠结“我没啥事了”。
我生于乡村,布衣之身,少时聪慧,求学之余也不时躬耕于野,不掇劳作,知世事艰辛。然造化弄人,中考曲折,高考失误,后辗转经年,得入高等学府,先后获取硕士博士学位。终觉汗颜,总感名不副实,有辱斯文。然敝帚自珍,路虽遥,行则能至;山虽高,攀则能达。
承蒙上天眷顾,更要感谢浙江财经大学的深情厚谊,对我关爱有加。我要特别感谢卢新波教授,第一位认识的浙财人。记得仲夏之时,孤身来浙财求职,翠霭宫一顿午饭,一路通畅,一心来浙财是我的不二选择。
正式入校是2002年8月15日,携拙荆从合肥搬家至杭州,一辆小型货车一路飞驰,中途大雨瓢泼,车子密封性差,半身湿透,入夜前刚好赶到益乐新村。此情此景,记忆犹新。入校后,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高校教师岗位,得到了同事和学生的较高评价。更要感谢人事处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为我的生活忙前忙后,体贴入微。
蒙诸同仁厚爱,勠力同心,二十三载风雨同舟,个人取得的成绩微不足道,集体取得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绝不敢贪功。我要特别感谢王俊豪教授,对我帮助多多,提点多多,关爱多多,先生之情,山高水长。在产业经济学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方面,我积极参与,但都是在王俊豪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取得的成绩都是我搭便车的结果。感谢李金昌书记,李书记在作为校长期间,亲自分管教学,对我多方指导,获益匪浅,铭记于心。感谢经济学院的同事们,特别是学院的领导们对我的包容、帮助,经济学院是我永远的家。感谢浙江财经大学全体同仁,正是有了浙财人的艰苦奋斗,才迎来了欣欣向荣的今天。浙财的发展一日千里,深有感触。我以前上过一所中专学校,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年以上(是不是拉皇帝做大舅就不知道了),现在被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兼并了,所以我现在的第一学历要变成职业技术学院了(开个玩笑)。我与以前中专同学聊天,就谈到浙财,就比较这两所学校,都是中专起步,但发展的过程大相径庭。正所谓有为才有位,功夫不负有心人。
时光荏苒,二十三载如白驹过隙,匆匆归老林泉,不日将体会莳花弄草,把酒话桑麻的乐趣,感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临别怅惘,当心念浙财,继续关注浙财,浙财的每一次进步,都是我辈之所盼。记得我刚到学校之时,在一次大会上,我总结出了三个“有目共睹”:学校的顶层设计高屋建瓴,有目共睹;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学校的综合影响力迅速提升有目共睹。那时候的浙财“小荷才露尖尖角”,然观今日之浙财,济济多士,青年才俊如春笋破土,学术新锐似繁星耀空,传道授业,春风化雨,参天大树之势已现,未来必定能够建设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财经类大学。如果再让我总结一下,感觉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浙财的整体环境催人奋进;浙财的发展速度令人钦佩;浙财的知名度与日俱增。愿我浙财如《诗经》所云:“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学术薪火,永续不绝。相信随着浙财的不断进步,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经世济民之大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加瓦添砖。
我们2024年退休的“龙人”,当珍惜与浙财的这段善缘,继续关注浙财,唱响浙财这首华美的乐章。我们退休了,不免偶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嗟叹,期望大家秉承“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乐观与豁达,安享归隐后的幸福时光。他日重逢,再分享浙财成功的喜悦,我们一定喜上眉梢,喜不自胜,喜出望外。
祝各位领导、各位“龙人”、各位老师春日安康,生活愉快,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邱风教授是学院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他的教育理念、科研精神激励着青年教师不断进取,为培养更多经邦济世的经济人才努力拼搏。学院的老师们也将接好前辈的接力棒,在教育和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