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7日下午,数字贸易“铁三角”项目在经济学院219报告厅举行数字贸易“铁三角”系列讲座——解码幸福:从认知到实践。项目主任副校长郑亚莉,执行主任经济学院院长罗俊,王鑫鑫教授,朱西湖副教授,数字贸易“铁三角”项目组成员,经济学院2024级数字贸易班同学参加此次活动。

郑亚莉充分肯定了数字贸易“铁三角”团队的力量和本次讲座的意义,并对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一是争做三好学生——好好睡觉、好好吃饭、好好学习,强体魄,健身心,立远志;二是唱好三首歌——“团结就是力量”“爱拼才会赢”“明天会更好”,凝力量,勇拼搏,创未来;三是做好三件事,感知幸福,追求幸福,保持幸福,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提升幸福力。她希望以“幸福教育实验室”成立为契机,不断践行“幸福教育”理念,并且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企业,打响“幸福教育”的品牌。

正在美国加州访学的王鑫鑫教授,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和大家一起探讨什么是幸福力。王老师通过雨课堂互动的形式,了解同学们对幸福的定义,从“什么是幸福?”“幸福的阻碍?”“怎样更幸福?”三部分展开,从哲学到脑科学,对幸福的重新定义,诊断当代大学生的幸福困境,并提供了实证有效的幸福提升策略。她倡议同学们从现在起,做自己的幸福推动者!


在交流互动环节,来自24数字贸易创新1班陈庆煜认为旅行和记录生活能够让自己感到幸福,并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幸福密码。23经济学创新班的刘小鸣认为能够从文学和历史相关书籍中探寻幸福的秘诀。经济学院院长罗俊和朱西湖老师针对同学们的回答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

在会上,还举行了“幸福教育实验室”成立仪式,经济学院院长罗俊和朱西湖老师共同为“幸福教育实验室”成立揭牌。
幸福教育实验室Happiness- LAB是一个跨学科的实验研究平台,以“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幸福教育”为目标,依托浙江财经大学经济行为与决策研究中心,通过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脑科学的跨学科融合,高校科研工作者、各级政府、一线社工、教师和心理师等跨部门资源整合,构建一个政产学研合作交流的生态系统,旨在探索个体、家庭和社会幸福的多维度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实现科研介入、发现、干预和系统评估的全链条服务,为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家庭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