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意陈和等361名学生转专业的通知 |
学生各班: 根据《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管理办法》(浙财院[2008]126号),经学生本人书面申请,转出、转入二级学院考核同意,教务处审核,报经学院主管校长批准,同意陈和等361名学生自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开始,从原专业转出,转入批准的专业学习。 请各部门、各单位自教务处发文后的一周内,及时办妥学生教学档案的交接手续。 |
|
中山大学王则柯教授应邀来我院作学术讲座 |
2012年4月16日晚上,著名经济学家、中山大学经济学和数学硕、博士生导师王则柯教授应邀在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304室为学院师生做了“动态博弈的納什均衡”的学术讲座。 王教授是当代岭南文化 50 名人之一,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学教育的现代化,并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意见,是我国最早介绍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经济学家。他所出版的作品本本畅销,深受读者喜爱。 首先,王教授为我们讲解了博弈的三要素 |
|
关于举办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2012年英语演讲大赛的通知 |
学生各班: 为贯彻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关于举办浙江财经学院第七届英语演讲大赛的通知》(浙财院学竞(2012)4号),继续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展现和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为配合浙江省教育厅举办的2012年“浙江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浙江省教育厅确定的外语类唯一学科竞赛),以及浙江财经学院举办的浙江财经学院第七届英语演讲大赛,选拔语言 |
|
讲座信息—王则柯教授 |
题目:动态博弈的納什均衡 主讲人:王则柯 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2012年4月16日晚上6点30分 地点:经贸学院楼304室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
|
中国法学会2012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
经中央政法委员会批准并报中央领导同志同意,中国法学会研究课题按部级课题审批和管理。现将2012年度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招标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课题申请和立项原则 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法治理论和实践问题,针对法治实践中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着眼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 |
|
2012双周论坛—谢作诗教授 |
主讲题目:软预算约束的原因和性质:一个改进的一般化模型 主讲人:谢作诗教授 主评人:马汴京博士 时间:2012年4月13日下午1点40分 地点:经贸学院楼304室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
|
浙江财经学院学分制试行办法 |
浙财院[2008]123号 浙江财经学院学分制试行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更好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利于快出人才和出好人才,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学分制是以学分计算学生的学习量,以绩点来衡量学习质量,以平均学分绩点来监控学习过程,赋予学生一定的个性化学习,把严格的目标管理和弹性管理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第三条 本办法 |
|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
浙财院[2008]124号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学院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树立良好的学风、院风,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 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经我院录取的新生,应持我院招生办公室签发的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按规定 |
|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修读双专业实施管理办法 |
浙财院[2011]64号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修读双专业实施管理办法 为充分发挥学院学科专业的整体优势,实行各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渗透,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第一专业的同时,攻读双专业,以培养具有较宽广的知识和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拓宽学生就业途径,增强办学活力,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 1.除艺术类专业外,其他专业原则上都应对双专业(辅修)、双学位的修读 |
|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管理办法 |
浙财院[2008]126号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把竞争激励机制和创新意识引入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改革高考定终身的弊端,以利于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生转专业的对象和申请条件 第一条 在院普通全日制本科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的学生,且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或校纪校规行为者。 第二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提出申请转专业: 1.凡在第一、二 |
|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网上选课暂行办法 |
浙财院教[2008]35号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网上选课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完善以选课制为核心的新学分制教学管理,根据《浙江财经学院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和《浙江财经学院学分制试行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规范选课办法,保障学生选课和学习权利,特制定本办法。 一、选课原则 1.学生修读课程实行网上选课,采用筛选制与优先制相结合的选课规则。 2.学生应以专业培养方案为依据,在所在学院教学主管部门 |
|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课程考核办法 |
浙财院[2008]127号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课程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课程(环节,下同)考核管理,检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评定学习成绩,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的依据(标准) 课程考核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一般不应超出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着重考核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可以采用闭卷、开卷、口试 |
|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课程重修管理办法 |
浙财院[2008]128号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课程重修管理办法 第一条 课程重修是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重要的教学环节,为了进一步规范重修课程(环节,下同)的教学管理工作,根据《浙江财经学院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必修课程综评成绩不及格,可以参加补考,补考不及格的,必须进行课程重修,可以多次重修;选修课综评成绩不及格,可选择重修,也可选择修读其它课程。课程考核及格但成绩不够 |
|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课程免修规定 |
浙财院[2008]129号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课程免修规定 为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学分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学生转专业、修读“双专业、双学位”、变动年级、转学等原因引起课程和学分要求的变化,特制定本规定。 一、申请课程免修条件 课程免修是指学生对某一门课程有一定的基础,已通过考核达到该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申请免修取得该课程的成绩和学分 |
|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课程免听规定 |
浙财院[2005]136号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课程免听规定 为规范免听课的管理,确保良好的的教学秩序,经研究,对学生办理部分听课、免听课作如下规定: 一、申请免听的条件 凡学生学业优良、自学能力强,对所选的课程已有一定基础,通过自学能达到该课程教学要求的,可以申请免听整门课程或课程的一部分(以下简称免听)。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申请免听。 1.重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冲突,可申请免听重修课程。 2.双 |
|
浙江财经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规定 |
浙财院[2008]130号 浙江财经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规定 为不断深化外语教学改革,更好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科学地组织教学,完善学分制管理,全面提升本科英语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教学要求 1.我院外语教学以英语为第一外语。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外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国际经济与贸易、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学生《大学英语》(3)、(4)、(5)、(6)为必修课程,艺术设计 |
|
浙江财经学院体育教学暂行规定 |
浙财院[2005]139号 浙江财经学院体育教学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财经类人才,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下称《标准》)、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及省教育厅、体育局关于实施《标准》的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我院全日制学生的体育 |
|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毕业实习工作管理暂行规定 |
浙财院[2008]131号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毕业实习工作管理暂行规定 毕业实习教学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科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毕业实习教学管理,提高实习教学质量,依据本科教学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特制订本规定。 一、毕业实习目的和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通过实习,了解社会,接触 |
|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暂行规定 |
浙财院[2008]132号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暂行规定 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教学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科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主要手段,是认证学生毕业资格和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
|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学生社会调查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
浙财院[2008]77号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学生社会调查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为了促进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增进专业知识,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为探索财经类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对组织本科生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工作的意义 1.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
|